吃水不忘挖井人,幸福不忘共产党
我已是年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了。退休多年来我没感到失落,更没有感到忧伤,反而觉着活得很充实、快乐。因为我亲身感受到党从组织上、生活上给我们安排得很好。十分庆幸生在新中国,又赶上了好时代!党中央制定的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教、老有所为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,“六个老有”方针,不仅使我们衣食无忧,而且创造条件,搭建平台,开拓渠道,让我们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,有滋有味。
首先,各级离退休干部工作局、老干办全权管理离退休人员的各项事务,事无巨细,周到贴心。帮扶活动常抓不懈,扶贫济困深入人心。离退休办的工作人员是我们的父母官,逢年过节嘘寒问暖,送慰问金、慰问品;病榻床前俯身安慰,善言鼓励,使老人深深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。
离退休党组织是团结带领离退休人员一心向党,继续前进的核心。就拿我们离退休党支部来说吧,20多年来坚持组织党员定期过组织生活,学习党的方针政策,座谈讨论天下大事,交流学习心得体会;组织参观革命根据地井冈山、冀东抗日革命根据地鱼石山、李大钊纪念馆、辽沈战役纪念馆,使党员感知革命的艰辛,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。关心“三农”问题,走出去访问门头沟革命老区的农村、农民,关心他们的生活、疾苦,与农民座谈,为山村农业发展出谋划策;组织参观朝阳区金盏乡,感受富裕起来的农村、农民的新生活、新面貌。组织党员、群众为抗震救灾、抗洪抢险、贫困母亲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医护人员、国外地震、海啸灾区捐款,献爱心……。党组织的多种教育活动使离退休党员永葆党员的先进性和革命青春,做到离休不离党,退休不退色。
为了帮助老同志发挥余热,实现老有所为,中科院老科协号召各分会积极开展科技“四技服务”活动。院老科协举办的每月一次科普论坛,不断给离退休同志进行知识“充电”,让我们紧跟时代步伐不落伍。院老干部局出资,资助老科协各个分会举办科技前沿学术沙龙,大大激发了老专家们的学术思维,促进年轻学者与老专家的学术交流,宣传了学术新思想、新观点、新成果。院老科协科技推广中心,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让科技成果服务大众,年创收数以百万计。
我们老科协遥感分会成立了老专家遥感讲师团,十多年来奔赴全国各地,深入农村、边远山区、打工子弟学校普及遥感科学知识,在中学开设遥感选修课,聆听科普报告的青少年学生达十万之众。老专家们为普及科学知识,提高群众的科技素质倾注了大量的心血。成立老专家咨询团遥感分团,引导老同志关心国家和北京市的发展,组织专家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建言献策,所提的专家建议曾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,有些建议还得到了上至国务院总理,下至北京市委书记的亲自批示。老科协遥感分会还为老同志牵线搭桥,与多家科技公司合作,开展科技咨询服务,传授知识技能,培养年轻遥感人才。中科院老科协以及我们老科协遥感分会所开展的各项活动,使老科学家有更多的机会用一技之长服务社会、服务大众,在力所能及的学科领域发光、发热、奉献。
退休金的不断增长,足额、按时发放,不仅保证我们衣食不愁,而且有多余的钱去游览国内的名山大川,甚至到国外旅游。美洲、欧洲、非洲、大洋洲随处可看到我们离退休老人的身影,留下了离退休老人的足迹。有多余的钱让离退休老人更加注重保养,健体强身,学着护肤养颜,开始注重穿衣打扮。有多余的钱使部分离退休老人升级自家的交通工具,自行车换成了小轿车。有多余的钱使离退休老人改善了居住条件,有的平房换楼房,小房换大房,使我们住得舒适,活得潇洒、自在、滋润、甜蜜。
生病有公费医疗,为老人健康长寿提供了坚实的医疗保证。不管大病小病都可得到及时治疗,仅这一条就使我在国外生活的老朋友羡慕不已。
离退休活动有经费支持。春暖花开时,老干办组织春游,阅尽人间春色。秋高气爽时,组织登高望远,怀旧思亲。除此之外,每年党支部、老科协都会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,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,或参观、访问,或座谈、讨论,或征文比赛、知识问答,或举办老年运动会,托球走、定点投篮、健步走、跳棋、象棋、扑克牌、麻将比赛、室内钓鱼、套圈、指鼻子、夹黄豆……让老人玩得开心,“乐不思蜀“ 。
院里举办的老年大学,满足了老人对新知识、新技能的渴求。离退休老人可按各自的需求,学书法绘画、学唱歌跳舞、学诗词歌赋,学计算、学摄影、学手工编织、布艺等等。通过学习收获满满,人人都快成为所学行当的行家里手了。
便捷的交通,飞机、高铁、轮船、免费公交,让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。
说不完的高兴事,道不尽对党的感恩之情。吃水不忘挖井人,幸福不忘谢党恩!我绝不辜负党的培养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愿在有生之年,在力所能及的地方,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用,为党的事业尽绵薄之力。